系列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系列活动 -> 正文

参加“延安精神与德育工作能力提升培训班”学习总结

作者:来源: 日期:2016年08月21日

参加“延安精神与德育工作能力提升培训班”学习总结

哈密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 陈仪

2016年8月16日至8月18日,我参加了在延安大学,由中国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主办,延安大学泽东干部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承办的“延安精神与德育工作能力提升培训班”学习,全国各省市职业院校的理事会会长、副会长、理事及思政部领导及德育教师214名代表参加了这个培训班。德工委龙杰、邬跃、贾瑞武、邢燕波、王丹丹参加了会议。延安大学泽东干部学院党委副书记田伏虎带领15位工作人员做了大量细致周到的接待工作。

我参加延安精神与德育工作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班,这是我第一次走进革命圣地延安,第一次走进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这座党的高等学府,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学习了党在延安十三年的奋斗历史,第一次较为深刻地理解了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延安精神给予思政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的强大精神动力和现实指导意义。

1、与会代表合影留念;

2、会议开幕式唱国歌后听取了田伏虎介绍延安大学;

3、听专家高尚斌专题教学《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

4、王东维教授现场讲解,学员步行参观知青旧居-梁家河大队,学习和了解青年时期的习近平同志15岁-22岁,在梁家河村下乡7年的奋斗故事;现场教学《知青情 知青理 知青魂》,讲了青年习近平写入团申请书8次,写入党申请书10次的坚持不懈的精神;

5、晚上张金星教授激情教学,《学唱延安革命歌曲和陕北民歌》;

6、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

7、听王健教授讲析《白求恩精神和< 纪念白求恩>》、听李世民教授讲析《张思德精神和< 为人民服务>》。

此次会议组织严谨,纪律严明,在学员还没到会前,就收到了会务组微信发的中组发﹝2013﹞8号《关于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学员们都很认真的执行了规定,严格执行命令,会议程序多但很完整的进行完毕。这次会议精神,对于今后我院的思政课、德育课创新教学方法实践研究,对于提升德育工做能力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为民族和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奋斗,是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方向,是我们党代表民族和人民利益的根本体现,是我们党取得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政治基础和价值取向,是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追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方向,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这是新时期的共产党人应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也是我们投身于国民经济建设工作中的强大动力。

作为哈密职业技术学院,是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关乎国民精神命脉和国家政治安全、社会稳定的政治责任,承担着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班人的责任,承担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责任。推动和谐社会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这是新时期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职业院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自身的作用,归根结底需要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坚定政治方向,每一个干部职工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追求,做一个道德高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我们党在面临诸多历史转折、错误路线甚至是生死存亡的关头,最终能够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带领全国人民走向伟大胜利,靠的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红军长征战略转移、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王明错误路线纠正、毛泽东思想形成、转战陕北等等,如果没有实事求是对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没有实事求是对形势路线的科学判断,历史可能就会被改写。党的十八大的各项主张与宏伟目标,就是基于对过去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靠的也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职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当政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时,如果不调整教育结构、实施转型升级可能会面临淘汰;不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因循守旧、思想僵化,缺乏风清气正、一心奉公,缺乏锐意进取、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就难有大作为。要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矛盾,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善于研判内外部形势,坚持科学发展,提炼和践行正确的“五观”,勇于开展自我剖析和自我批评,加强党性修养,为实现职业院校发展战略,打造、铸就教育万年基业创造有利条件。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党的革命事业从挫折到胜利,离不开广泛的群众基础,离不开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离不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正是认真践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的践行,革命队伍和根据地得到了不断发展壮大,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革命事业取得了全面胜利。党的十八大指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教育、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健康水平等方面加强社会建设、改善民生,处处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体现了党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的信心与决心。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力量。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全员办教育的方针,通过完善的制度、机制建设和先进的文化建设,创造高效的组织,培育优秀的员工,切实解决职工群众的实际困难,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组织的凝聚力,提升职业教育的发展力,最终实现师生员工的共同发展,构建和谐校园。

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的基础和条件,是党的事业不断前进的法宝和力量源泉,并且要永远继承和发扬下去。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党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起家创业,逐步发展壮大,最终成就伟业。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深受广大干部群众拥护的《八项规定》的出台,彰显了党倡导艰苦奋斗、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惩治不良风气的坚定决心。

延安大学泽东干部学院副书记田伏虎同志,在开学典礼上《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重要讲话精神,从艰苦奋斗的政治责任、基本要求和长效机制等方面,进一步阐述了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的科学内涵。如果党员领导干部铺张浪费、追求安逸、贪图享乐、不思进取,丧失克己奉公、为民奉献之心,党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我们的宏伟目标就无法实现。

五、参观梁家河,学习习近平同志的不屈不挠精神

学员步行参观知青旧居-梁家河大队,学习和了解青年时期的习近平同志15岁-22岁,在梁家河村下乡7年的奋斗故事;现场教学《知青情 知青理 知青魂》,讲了青年习近平写入团申请书8次,写入党申请书10次的坚持不懈的精神;教育学员们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下,都要有信心,有信念,有不屈不挠的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延安我们参观了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我们瞻仰了革命圣地,感受到了延安精神。老一辈领袖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张闻天、王稼祥等等让我们难以忘怀;白求恩、张思德等人更让我们有了学习的榜样。透过这幅英雄画廊,我们感悟到了革命前辈眼观天下、救国为民的伟大胸怀,感悟到了共产党人追求真理、善于斗争的智慧韬略,感悟到了历史巨人、文化巨匠的高尚追求和人格魅力。通过参观学习确实受益匪浅,曾长了见识,加深了认识,激发了思考。

六、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延安是神秘而又令我向往的地方。我们这一代是伴随着“东方红,太阳升”的旋律成长,在红色新中国接受的启蒙教育,知道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知道黄土地上孕育了红色政权,然而,仅仅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十三年,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开展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整风运动,开办了闻名世界的抗日军政大学,培养造就了大批干部,创造了延安大生产运动的奇迹,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做了充分准备。

在革命伟人曾生活工作的一孔孔窑洞前,在七大会址的中央大礼堂里,在一幅幅珍贵的照片前,在一个个斑驳无语的文物前,在聆听解说员凝重的解说时,我们仿佛回到70年前。 那是人民领袖的风采和品格:打补钉的破军服,黝黑消瘦的面孔,坚毅的目光,煤油灯下书写光辉篇章的身影。

那是革命热血青年的献身精神:为了民族的解放和独立,他们一批批地从全国的四面八方涌入延安,又一批批地奔赴各地抗日的前线。

那是延安可敬可爱的父老乡亲:他们用小米哺育了党中央,哺育了中国革命。

那是边区良好的干群关系和廉洁的社会风气:团结一心,上下同欲,无坚不摧。“延安作风最终打败了西安作风!”。

七、学习了解了“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不仅仅包括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四个方面的精髓,还有随处可见的爱国精神、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忘我工作精神以及白求恩的国际友爱精神等等。我被这些精神所感动,更为这些精神所焕发出来的力量而所折服,这些先驱们正是用这样一些精神的力量与敌人对抗,尽管他们手中有的只是近乎可怜的小米加步枪,但他们的精神力量无比强大,让敌人胆寒,让敌人退却!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同时也是我党精神力量的大胜利。

八、近距离接触到了老一辈革命家、新中国的先驱们

以前所学习、了解到的老一辈革命家是伟大而崇高的,更多的是知道他们的光辉业绩,但通过此次的培训学习和现场参观,使我近距离的接触到了他们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细节。逐渐的,点点滴滴的平凡,在我的头脑中汇集起来,他们的形象更加伟大!他们生活在阴冷、潮湿的窑洞中,却胸怀天下安危、民族兴亡;他们面临着国民党、日寇的重重包围、打击,多少次被逼几乎走到绝境,但是他们从未丧失理想、信心,以超人的胆识和谋略,发挥集体的智慧,硬是在在重重艰难危险中,在黄土高原上杀出了一条血路!并且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抗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这是一个奇迹!可以说包括长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独立自主山地游击战的抗日战略等决策,哪一个决策失误都可能导致革命失败,但每到决断关头,他们总能准确掌控大势,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这又是何等的智慧!我感到骄傲和自豪!我坚信:我们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不断继承和丰富先辈们的精神和智慧,领导中华民族在复兴之路上取得更大胜利,让中华文明闪耀在世界之巅!

两天的学习时间很短,但是将受益终身。党在延安十三年的奋斗历史,使我增进了对党的认识,增强了我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党在延安十三年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的强大动力;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严谨的治学作风和务实的教学安排,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认识到了学无止境,贵在践行!

参加培训的学员们在延安泽东干部学院窑洞下合影

延安火车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正能量

参观枣园,听讲解

参观延安纪念馆,丰收图

在习近平同志捐款20万修建的梁家河小学场院里,听延安大学教授讲习近平同志年轻时8次写入团申请书,10次写入党申请书的奋斗故事

习近平主席年轻下乡延安梁家河时用过的石碾

参观南泥湾展览馆

晚自习后学员们在入住的窑洞前合影